田径洲际杯“新规则”——成绩最好≠冠军

9月8日和9日,四年一届的国际田联洲际杯大赛(前身是1977年创办的世界杯)在捷克俄斯特拉发举行。

这一大赛以洲为参赛单位,共计四个队——欧洲队、美洲队(包括南、北美洲)、亚太队(包括亚洲和大洋洲)以及非洲队。

各单项,每个代表队派出两位选手参加,所以全部项目均为8人出战,直接决赛。

女子铁饼决赛,最终夺冠者是古巴的佩雷兹,其成绩是65.30米。而亚军是克罗地亚铁饼女皇佩尔科维奇,其成绩竟然是68.44米。从成绩看,佩尔科维奇显然是第一,但却屈居亚军。

原来,本次大赛创新了规则(仅这一大赛采用)——投掷项目以及跳远、三级跳远项目,8位选手首先均进行三轮试投(跳),之后,按成绩选出每个洲最好的一位选手,也即共4位选手进入第四投(跳)。

这第四投(跳)为“半决赛”,根据这一次的成绩,再选出前2位选手,进行第五四投(跳)——这第五投(跳)为决胜局,直接定胜负,不管之前成绩几何……

回到女子铁饼的例子,佩尔科维奇是第一投68.44米,但她在决胜局的第五投犯规,所以白白丢了金牌。而前几轮成绩不如佩尔科维奇的佩雷兹,在决胜局投出65.30米,抢走了金牌。甚至,在佩尔科维奇犯规的情况下,佩雷兹只要投一个成绩,哪怕5米,也算夺冠。

这个新规则仅仅适用于本届洲际杯大赛,有人拍手称快,觉得更刺激、更有悬念,而有人却强烈质疑。在赛前的技术会上,就有部分代表团的成员质问:这是谁制定的规则?!田径讲求“更快、更高、更强”,可在这种规则下,最厉害的反倒不一定是冠军……

而更刺激的是男女3000米以及3000米障碍——8人在比赛时,采用末位淘汰制——在还剩4圈时淘汰最后一名,再还剩3圈、2圈和1圈时,再分别淘汰相应的最后一名。最终,只有4人完成比赛。

因为洲际杯大赛是各大洲之间的PK,竞争意味少了很多,比赛更像是场嘉年华,气氛很放松、欢乐,所以换换规则的“口味”,算是一次尝试。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