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中国篮协主席,姚明一直致力于推动中国篮球的发展和创新。他曾多次提出要组建一个东亚篮球联赛,以提高东亚地区的篮球水平和影响力,打造一个原生品牌赛事。然而,这个计划可能要流产了,因为国际篮联已经与另一个东亚地区的篮球联赛——东亚超级联赛签订了长达十年
东亚超级联赛(East Asia Super League,简称EASL)是一个在东亚地区举办的地区性篮球联赛,由美国人马特·拜尔(Matt Beyer)在2017年创办。马特曾经是中国球员易建联在NBA雄鹿队的中文翻译,后来转行成为CBA的王牌经纪人,代理了多名外援、外教和训练师。马特看中了东亚和东南亚地区缺少高水平的俱乐部间国际比赛的市场空缺,便发起了这个联赛,邀请了来自中国、日本、韩国、菲律宾、台湾和香港等地区的顶级篮球俱乐部参加。
最初,东亚超级联赛以“超级8”(The Super 8)的名义举办了一系列的季前邀请赛,类似于NBA夏季联赛,为各支球队提供了锻炼和交流的机会。2018年和2019年,该锦标赛规模扩展至12支球队,并被命名为“非凡12”(The Terrific 12)。2020年,由于新冠疫情的影响,该锦标赛被取消。同年8月,东亚超级联赛与国际篮联签订了为期十年的合作协议,正式获得国际篮联的认可,并计划举办主客场制的比赛,这使得东亚超级联赛成为东亚地区首个职业俱乐部联赛。
姚明作为中国篮协主席,有着更高远的目标和愿景。他不仅关注中国篮球的发展,也关注整个东亚地区的篮球水平和影响力。他认为,在世界篮坛上,欧洲有欧洲冠军杯(EuroLeague),美洲有美洲冠军杯(Americas League),非洲有非洲冠军杯(AfroLeague),而亚洲却没有一个类似的区域性品牌赛事。他希望能够借鉴欧洲冠军杯的成功模式,创立一个全新的东亚篮球联赛(REAL),囊括日本、韩国、蒙古、中国内地及港澳台地区顶级篮球俱乐部参赛。
姚明的想法是有道理的。东亚地区的篮球市场是非常庞大和活跃的,有着约20亿人口的潜在消费者。东亚地区的篮球联赛也各有特色和优势,CBA是亚洲最大的篮球联赛,规模、热度和竞争力都很高;日本B联赛和韩国KBL联赛起步较早,商业化较成熟,也培养了不少优秀的本土球员;台湾P.LEAGUE+和香港湾区翼龙则是新兴的篮球力量,市场火爆,商业化程度高。如果能够将这些联赛的优势整合起来,形成一个统一的东亚篮球联赛,那么对于提高东亚地区的篮球水平和影响力,打造一个原生品牌赛事,都会有很大的益处。
然而,姚明的想法可能要落空了,因为国际篮联已经与东亚超级联赛签订了一份排他性协议。这份协议意味着,在未来十年内,国际篮联只认可东亚超级联赛作为东亚地区唯一的职业俱乐部冠军联赛,并为其提供全面的支持和保护。这就排除了姚明想要组建东亚篮球联赛的可能性,因为他无法获得国际篮联的认可和支持,也无法邀请到已经加入东亚超级联赛的俱乐部参加。如果姚明强行推进自己的计划,那么他将面临国际篮联的反对和制裁,甚至可能影响中国篮协在国际篮坛上的地位和声望。
国际篮联希望维护自己在世界篮坛上的权威和统一性,避免出现多个竞争或冲突的区域性赛事。
国际篮联认为东亚超级联赛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规模、质量和影响力,可以作为东亚地区的代表性赛事,而不需要再创立一个新的赛事。
国际篮联与东亚超级联赛之间有着良好的合作关系和信任基础,双方可以共同推动东亚地区篮球的发展和创新。
国际篮联可以从与东亚超级联赛的合作中获得更多的收益和利益,比如分成、版权、赞助等。
面对国际篮联与东亚超级联赛签订排他性协议这一局面,姚明该如何应对呢?我们认为他可以采取以下几种策略:
调整自己的计划,放弃组建一个新的东亚篮球联赛,而是加入或合作与东亚超级联赛。这样可以避免与国际篮联发生冲突,也可以利用东亚超级联赛的平台和资源,提高中国篮球的水平和影响力。
坚持自己的计划,继续推进组建一个新的东亚篮球联赛,但是要与国际篮联进行沟通和协商,争取获得国际篮联的理解和支持,或者至少避免遭到国际篮联的反对和制裁。这样可以实现姚明的愿景和目标,也可以为东亚地区篮球的发展和创新提供更多的选择和可能性。
寻求其他合作伙伴,比如亚洲篮球联合会(FIBA Asia)或者其他地区的篮球组织,与他们共同组建一个新的东亚篮球联赛,或者扩大现有的区域性赛事,比如亚洲冠军杯(Asia Champions Cup),让更多的东亚地区的篮球俱乐部参与其中。这样可以增加姚明的影响力和话语权,也可以为东亚地区篮球的发展和创新提供更多的机会和挑战。返回搜狐,查看更多